2025貴州能讀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職業學校有:都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安順民族職業技術學校、遵義職業技術學校、余慶中等職業學校、安順民族中等職業學校等職業學校。
一、2025貴州能讀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職業學校名單匯總
序號 | 職業學校名稱 |
1 | 都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2 | 安順民族職業技術學校 |
3 | 遵義職業技術學校 |
4 | 余慶中等職業學校 |
5 | 安順民族中等職業學校 |
二、2025貴州能讀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部分職業學校簡介
1、都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都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簡介都勻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始創于1988年,前身集普通中學和職業中學為一體,2003年評估為貴州省級合格職業學校,2005年停止招收初中生,2007年初中正式剝離,轉型為純職業高中,更名為“都勻市第二高級職業中學”,后由于發展的需要,2012年7月再次更名為“都勻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都勻市政府主管的唯一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學校曾多次獲“黔南州職業教育先進單位”、“黔南州勞務輸出先進單位”等榮譽,2012年度被都勻市教育局評為“教學科研工作先進學校”。
都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占地面積
學?,F位于都勻市環東南路91號,學校占地391畝,在職教工49人,專任教師45人,本科學歷33人,中級職稱16人,高級教師4人,外聘教師35人。學校內設有: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政教處、招生就業辦、培訓部、鑒定站、工會、團委9個處室。
都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專業介紹
學?,F開設有“模具制造與數控加工”、“計算機應用”、“焊工技術與應用”、“酒店服務與管理”、“服裝設計與制造”、“茶葉種植與加工”等6個專業,其中“模具制造與數控加工”、“焊工技術與應用”是學校骨干專業,“茶葉種植與加工”是學校特色專業。學校有40多個工種的農民工技能培訓和成人安全培訓,10個工種的技能鑒定。為適應職業教育發展,建有模具設計制造實訓室、數控技術實訓室、服裝縫紉實訓室、酒店服務實訓室、形體室等專業課實驗室等。
都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育力量
學校堅持“以人文精神促和諧發展,以科學管理鑄職教品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讓教師享受教育的幸福。”把促進學生職業能力、職業道德和立業創業能力的形成作為學校的培養目標,堅持辦學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學生能力培養,把改革和創新作為學校發展的永恒動力,實行開放式辦學,堅持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的辦學模式。承接“陽光工程”培訓、“雨露計劃”和“成人安全生產技術”培訓。每年為社會各行業培訓3000余人,實現職業教育的功能化和社會化,為都勻地區培養了一批技能性人才,有效服務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為了拓展辦學空間,學校與上海江南造船職業學校、重慶工商學校、貴州省建校等學校進行聯合辦學,與浙江虎霸集團、平安保險公司、上海天馬微電子公司、海爾集團等多家企業實行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為畢業生的就業搭建平臺,打開路子。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8%左右。
學校2011年被列為“貴州省突破高中階段”項目學校,已經開始在原校址上進行改擴建,同時加大師資隊伍建設的力度,力爭在2015年將學校建成占地面積約391畝、在校生達5000人規模的花園式學校,進一步為當地社會經濟服務。
2、遵義職業技術學校
遵義職業技術學校簡介遵義市職業技術學校,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福州路中段,系教育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管理的一所中、高級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鑒定的政府辦全日制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設立有貴州省第55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
遵義職業技術學校占地面積
學校占地面積6.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1萬平方米,圖書藏量8.1萬冊,在校學生4700余人,有專兼職教師244人(外聘136人),其中專任教師178人,高級職稱60人,中級職稱58人。開設有數控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模具設計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技術應用、電器運行與控制、電子通訊技術、計算機應用、計算機平面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商務、旅游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市場營銷、學前教育、建筑裝飾等16個專業;
形成了數控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學前教育、旅游與酒店服務管理等五大專業群;在實訓基地建設上,獲得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2個(2005年電子技術應用,2011年旅游酒店服務與管理),省級實訓基地2個?,F在校內建成12個實訓基地,56個實訓室;校外實習實訓基地30個。擁有價值2000余萬元先進的專業實驗實訓設備,包含數控車、數控銑、數控加工中心、車工、鉗工、電工、焊工、家電維修、電子技術實驗、單片機、傳感器、中西餐擺臺、客房服務、茶藝、舞蹈、琴房、畫室、計算機等50余間實驗實訓室;建有校園網、遠程教育網、電化教室、電子閱覽室。為我校學生的實習實訓提供了設備設施的保障。
遵義職業技術學校教育力量
2005年獲得“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稱號;2011年11月由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批準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項目建設學校”。先后榮獲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全國關工委授予“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職工教育示范點”、“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實習基地”、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文明風采”競賽優秀組織獎;兩次榮獲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文明單位”和中共遵義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全市文明單位”稱號。
近年來,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遵義市職業技術學校遷建工程系匯川區“高中階段教育突破工程”,地址位于董公寺鎮五星村,新校區計劃總建筑面積80427㎡,計劃總投資25000萬元,已完成投資6300萬元。
遵義職業技術學校教師力量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堅持校內培養和校外引進并重,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原則,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現有23人完成國家級、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先后派出1名教師出國培訓, 19名教師參加國家級學習,60多人次參加省級學習,2名教師獲得中央財政支持的下企業實踐機會,20多名教師到企業實踐,了解企業崗位工作,提高了專業技能。同時積極從生產、服務一線聘請兼職教師到學校任教,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
在學生培養上,創新教育教學管理,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實施“項目教學法”,大力推行學分制。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同時以技能大賽為載體,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從2004—2013年,學校已舉行了十五屆學生專業技能大賽。2008—2013年,參加全市、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獲一等獎71個二等獎61個、三等獎60個、優秀獎28個。2008—2012年,14人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全國三等獎1人,優秀獎13人。學校提倡“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建立“大專業、小工種”學習制度,開辟學生實習創業基地,實施“零對接”培養技能型人才戰略,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實行了“雙證書”制度,對畢業生進行技能鑒定,推行勞動預備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要求學生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得多個職業資格證書。